译文
曹操离开了铜雀台,他的英灵威风已久久寂寞。
称雄的宝剑顿时失去了光彩,多种玉器组成的佩饰已损坏消磨。
秋天来临,明月又圆,凉风凄凄,白露落下。
清朗的夜空多么深远,烛影孤单映照着散发兰香的帐幕。
顾影自怜,心中满是悲伤无处诉说,只能怀抱深深的忧思。
那歌舞美人的青春即将逝去,红颜又能为乐几时呢?
白白登上这歌舞高台,此台终成为蝼蚁筑穴的所在。
注释
铜爵(què)妓:曲名,也作“铜雀台”,属乐府相和歌辞。铜爵,即铜雀,铜雀台。汉末建安十五年(210)曹操所建,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铜雀台
诗的开头四句写曹操身后寂寞,雄风已逝,给人以悲凉冷落之感。“金阁”,犹言金阙。铜雀台“西台高六十七丈,上作铜凤,窗皆铜笼,疏云毋幌,日之初出,乃流光照耀”(《艺文类聚》卷六十二引《邺中记》)。浮光跃金之楼观,以“金”状之,确也非常贴切。但是,如今人去楼空,已无复当年的英风雄威、歌舞升平,留给后人的只是一片凄凉寂寞。开头两句就强烈地渲染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气氛。“雄剑”,此处特指曹操曾佩戴的宝剑,它曾伴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但如今却已被尘封,失去了往日的光芒。“杂佩”亦指曹操所佩饰物。古人述及人之佩戴物常以剑佩对举,故此处剑佩连类而及。这两句由曹操的遗物引出,再申前意,补足文气。铜
这首诗大约作于江淹遭建平王刘景素黜逐后。在汉末纷争的时代,曹操逐鹿中原,饮马江汉,横槊赋诗,文韬武略,堪称“一世之雄”。但他在临终之时,却恋恋于生时的声色之奉,不甘心就此撒手而去,在《遗令》中一再叮嘱死后要诸妾、伎皆住铜雀台,时常供奉他,并按时歌舞作乐。这一举动在古代帝王中可谓绝无仅有,其不恤生者、惟念一己的帝王淫威令人惊叹不置。这一悲剧性的主题也牵动了后世不少骚人词客的恻隐之心、沧桑之感,纷纷形诸篇咏,江淹此诗即为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完善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唯 一作:惟)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