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万俟咏 万俟咏〔宋代〕

恨莺花渐老,但芳草、绿汀洲。纵岫壁千寻,榆钱万叠,难买春留。梅花向来始别,又匆匆、结子满枝头。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
悠悠。岁月如流。叹水覆、杳难收。凭画阑,往往抬头举眼,都是春愁。东风晚来更恶,怕飞红、拍絮入书楼。双燕归来问我,怎生不上帘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遗憾春天即将过去,只有芳草萋萋遍野把汀州染绿。纵使山崖高千丈,榆钱再多,也买不来春归的脚步。梅花一向是最早离去,现在已结出满树青果。门外垂杨生长在岸边,谁把兰舟系在画桥旁边?
悠悠岁月如流水一去不返,感叹覆水消失后再难回收。身子倚靠着画栏远望望,往往一抬头一举眼间都是春愁。傍晚的东风更可恨,把那落花柳絮卷入书楼,只能放下帘栊。双燕不懂我心意,回来却问帘钩为何不挂起。

注释
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
汀洲:水中小洲。
杳:消失,不见踪影。
画阑:即“画栏”。有画饰的栏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此词托为惜春,实际上抒写作者与一位恋人诀别的情事,其本事已不可考。

  上片从惜春写起。开头三句,写春事阑珊。词首句起势不凡,为全篇定下了感恨的基调。以下三句,以夸张的手法,发出了留春无计的感叹:山崖再高,也难以阻挡春光匆匆离去的脚步;榆钱再多,也无法唤得春神的回眸眷顾。其间借“榆钱”而拈出“难买”,自然熨贴,堪称妙笔。“梅花”二句,以梅花寄恨,将惜春之情推向纵深。梅花本是报春使者,凌寒独放于百花之前,春华烂漫时与梅花作别,似乎还是左近的事,但曾几何时,它已果实盈枝了。“结子满枝头”暗用了一个故事:相传杜牧游湖州时看中一少女,与其母约定十年之内来娶。过十四年,杜牧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是一首惜春词,抒写词人与一位恋人诀别的情事。词的上片从惜春写起,将离情别绪融化于物象中,颇具深婉曲折之妙;下片连用两个比喻,感叹明如流水,往事绝无重现的可能。这首词摹写出春末夏初的景象,并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佳人难留的深沉感喟。

万俟咏

万俟咏

万俟咏(mò qí yǒng)是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雅言,自号词隐、大梁词隐。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哲宗元佑时已以诗赋见称于时。据王灼《碧鸡漫志》卷2记载:“元佑时诗赋老手”。但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纵情歌酒。自号“大梁词隐”。徽宗政和初年,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绍兴五年(1135)补任下州文学。善工音律,能自度新声。词学柳永,存词27首。 30篇诗文  5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范仲淹 范仲淹〔宋代〕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圣朝·留别

叶清臣 叶清臣〔宋代〕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