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舍人之江东
李白〔唐代〕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
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译文
张舍人这次去江东,就和你本家著名的
张翰去江东的季节一样,正值秋风吹起的时候。
秋高天清气爽,一雁远远飞去,海阔天高,载你的孤帆迟迟不舍离去。
眼看白日就要下山了,你这一去,怕是沧海渺茫,再见难期。
万兴的是你要去的吴洲也有明媚的月亮,我们虽隔千里,见月就如我们互相见面,可以聊慰相思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主流观点认为是开元二十二年(734)李白游襄送别友人阳时所作。一说为孟浩然所作,并题为“送张舍人往江东”。
参考资料:完善
1、
詹福瑞·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2、
曹永东·孟浩然诗集笺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
赏析
以月为线索写诗,是李白常用的手法。在《峨眉山月歌》中,那故乡的明月似友人依依送别;在《月下独酌》中,孤独的诗人只有以月为伴排遣苦闷。这里,李白又以明月为自己的化身与友人道别。
这位姓张的朋友要去南方,李白站在江边与他话别,先借用典故人物张翰不恋官位而慕家乡鲈鱼的故事,烘托张舍人高洁的人格。古人写诗,往往避俗就雅,诗是写给官员的,并不写他官位高、职权大,春风得意令人羡慕,因为那样既显得主人如小人得志,也显得作诗的人趋炎附势,所以常在给官员的诗中专写其脱俗的一面,在写给初出茅庐的读书人时重点突出其凌云之志,祝愿他大展宏图。张舍人已是朝中要员,李白这首送别诗下笔十分有分寸,
简析
《送张舍人之江东》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借用张翰因思念家乡鲈鱼而辞官的典故,赞美了张舍人高洁的人格,并将秋风、雁影、孤帆等自然景物融入诗中,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感伤氛围;诗人以天清雁远、海阔孤帆的景象为背景,寄托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这首诗词旨婉切、章法严密,不孤立写景,而是借景见人,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7篇诗文 5967条名句
古柏行
杜甫〔唐代〕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王昌龄〔唐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连江 一作:连天)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